融合育人需突破课堂关和评价关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时间:2021-03-17 11:12:06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以往的教育教学变革常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个新颖的理念或政策提出来后,专家学者和教师们济济一堂、开会讨论,各种报告和口号“满天飞”,等风头一过或出现更热的理念,该理念就会被束之高阁,无法融入学校日常。然而,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会议。举凡变革理念,必须在实践中将理念付诸行动,再由简单、分割的实践活动逐渐完善。五育融合亦是如此,其落实之难也首先在此。

构建五育融合的学校新常态,当务之急是要找准破解融合育人的改进之道。从两年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牵头成立的“全国五育融合实践联盟校”的校本经验来看,行动初期一般都会面临教学转型难和评价扭转难两个关口。不突破这两个关口,五育融合实践的大量精力就会像西西弗斯的石头一样,耗散在无穷无尽的日常“纠缠”之中。

首先是教学转型之难。打造公而有质量的课堂变革范式,是五育融合实践走向深入的中心议题。学生的健康、最优成长是衡量一切课堂变革的基本标尺。但是,当下中小学课堂部分存在“瘦小症”(三维目标窄化为“知识”)、“唠叨症”(教师喋喋不休,所提问题低智化)、 “急躁症”(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软骨症”(抓不住重点,枝节上浪费太多时间)、“贪食症”(教得多,化得少)、“亢奋症”(表面行云流水,实质被动学)、“控制症”(学生课堂上没有话语权)和“孤独症”(生生之间没有真正互动)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课堂教学的“知识”情结和学生本位的缺失。

解决这个难题,一方面,需要校长引领教师树立“融合课程观”,让每一门学科形成内化五育要素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各学科处于孤立、失联的状态,各自承担着某一育的责任。不同学科的知识也以不同的方式传授和演化,但各学科知识背后蕴含着共同的育人价值,发挥着共同的育人功能,两者相互协同、融合共生。

“融合课程”的实现,必须在共同育人价值的统领下,解构学科知识,开发以学生为本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重建五育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重构基于五育融合的知识体系,开发适宜本校的课程资源。不仅让学生开动脑筋,更要让学生迸发情感、付诸实践。

另一方面,在联盟校的实践中,教师们普遍认可五育融合的教育模式,但融合育人的意识还没有内化为教师的思维方式,部分教师认为融合育人实践起来比较困难,且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对落实的期待较小,这可能使教师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校长要搭建教师学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让教师自觉修炼五育融合基本功,自觉树立五育融合的课堂生态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五育因素,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在相应的教学内容中聚集、渗透各育因素,不以学科壁垒禁锢育人观念。

同时,也要把学者的个、创造力、自主学热情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成就学生视为变革的根本理念,削减教与讲的色彩,让教师的讲授成为激发学生学热情的诱因与铺垫,为学生走向自主学和深度学铺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轻易呈现问题结论,而是尽可能用学生自发的问题来挑战他们的潜能,让学生在探究、合作、慎思中逼问题的答案,按“问题生成—探究—解决”的线路安排教学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真学发生于课堂,形之于学生,根在教师,归根结底在管理者。从规范为主的教学管理,走向以服务为中心的教学治理,是教学变革的一个重要挑战。如果教学管理方式不变,课堂变革就会遭遇来自惰和惯思维的阻碍。说起课堂教学的问题,把矛头都直指教师,从来没想到要去做些什么来支持他们。营造有利于课堂变革的多元治理的文化环境,是学校管理者应承担的责任。

其次是评价扭转之难。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为主要指标的评价倾向,推动从“育分”向“育人”转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扭转一育独大的单一评价体系局面,德智体美劳上的进步应当如何体现,如何让每一次教育评价的目光都汇聚到“育人”与“融合”上,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攻克这一难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及社会力量协同攻关。第一,在顶层设计层面探索建构基于五育融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探究五育融合背景之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标准,并作为五育融合实践过程的核心基石。需要回答的前提问题是:哪些育人成效是一育独立实施就能达成的,哪些是只有通过五育融合才可能达成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有了“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以往有哪些相同和差异。

第二,在区域层面探讨五育融合理念下的学校发展评价体系。五育融合势必会打破学校原有的惯,带来新挑战和新要求,引发对学校育人成效或育人质量的评价新要求,从而引发学校发展评价体系的整体变革。

第三,在中观层面探索建构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监测框架。课程实施评价包括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其中,外部评价监测的关键是外部评价的合规、外部评价的课程效度以及课程评价的利害关系。内部(课堂)评价监测的关键考查点是课程效度、教学效度、后果效度。课堂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的改善,要高度关注这一目的是否实现。

第四,在微观层面建构面向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成长评价模型。“一生一模”的个化成长模型,不仅是学生成长评价模式深入推进、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评价走向精准化、个化、友好化的必然选择。

以上困难,无不涉及五育融合校本化实践中,教育利益相关者自身教育价值观念的检视、反思与自我改造,这将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从一而终,就是深邃。五育融合作为一种“育人理念”和“育人假设”,它的论证过程势必要反复实践、不断摸索。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贵在解放教育心灵,静待花开,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持续努力的方向。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作者:宁本涛

关键词: 融合育人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