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提升青少年对手机“为我所用”和防范“被其所迷”的应对能力

时间:2021-03-29 16:52:34 来源: 中国教育报


青少年儿童使用手机主要做什么?每天使用多长时间?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日,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就“手机管理”话题开展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在1.1万名参与调查的家长中,有三成家长给孩子配备了智能手机,23%的家长给孩子配备的是功能简单的手机和电话手表。超七成家长不支持孩子带手机进入学校,同时大部分家长表示,孩子所在学校已有明文规定,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或课堂。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表示,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制宜。一般来说,不建议小学生带手机上学,必要时的家长联系、紧急情况下的报警功能,一般的电话手表就可以实现。初中、高中可以允许学生带手机上学,但不提倡带功能过多的手机,且要加强统一管理。

校园之外,学生使用手机的用途主要是什么?据参与调查的家长观察,26%的孩子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长在1小时以上,超半数孩子使用手机的用途是完成作业、查阅学资料及在线学三成孩子使用手机上网主要是参与社交聊天及刷短视频、玩游戏等娱乐活动,84%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培养孩子健康的手机使用惯。

如今,手机已经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仅是通信工具,还是交际工具、学工具。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过度使用甚至沉迷手机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调查结果显示,“视力受损”“学成绩不断下降”被家长视为过度使用手机造成的主要影响,其次为“对其他事情丧失兴趣”“影响身体发育”“容易失眠”等。

为什么青少年儿童容易沉迷手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张洁指出,一方面手机吸引力较大,另一方面,爱玩是孩子的天。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显示,34%的家长认为孩子有“手机依赖”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经常下意识寻找手机”“当手机无法连接网络时会焦虑”“手机不在身边会恐慌”等。

对此,张洁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家长应该跟孩子商定手机使用的规则,同时注意规则的制定要做到人人等,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该遵守。第二,家长可以和孩子建立分享机制,鼓励孩子将自己认为好玩的信息分享给爸爸妈妈,由此来引导孩子提高对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的辨别能力。第三,应该丰富亲子共处的时光。

网友@番茄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焦虑,她表示现在看到孩子玩手机就会紧张,只要看到孩子没有在学,就觉得在浪费时间。对此,张洁认为,手机不是洪水猛兽,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管理建立在情绪之上,应该给孩子接触探索数字世界的机会。“在管理手机的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地去帮助孩子,要信任孩子,相信有一天孩子能够强大到成为手机的主人。”张洁说。

年来,中小学生因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如沉迷游戏、视率上升等,受到广泛关注。对此,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今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3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和学校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督促管理孩子使用手机,家长、学校该如何正确引导?调查中,27%的家长认为,家长做好榜样最重要,26%的家长支持与孩子商定手机的使用规则,25%的家长支持限制孩子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表示,家庭是人发育、成长、生存的首要基地,家长应当言传身教,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惯和行为惯,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张恒柱建议,通过家长、学生、教师三方一起制定一个共同的手机管理制度,帮助学生在学校、家庭都能养成良好惯。对于经过管理仍不能遵规守纪的学生,张恒柱提出进行个案诊断,以便增加教育引导的针对和实效

北京科技大学基础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兼科大附小书记张娜强调,手机管理工作更多的是需要“打组合拳”,仅依靠家庭和青少年个体本身效果甚微。需要有相关的制度,联合全社会、教育工作者的力量引导青少年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帮助青少年建立更科学的使用手机的方式方法,提升青少年对手机“为我所用”和防范“被其所迷”的应对能力。

记者 贾文艺 易鑫 林焕新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