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把功夫花在分数之外 不能把教育完全异化成分数

时间:2021-06-23 16:27:27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宋朝有位诗人叫陆游,他的儿子想学写诗,向父亲请教。陆游对儿子说,你真的要想学写诗,须明白,功夫是在诗之外,不要把功夫用在怎么遣词造句上。

其实,教育也是这样,做教育不能一味抓分数,不能把教育完全异化成分数,不能把教育的功夫仅用在分数上。套用陆游的话,教育的功夫在分数之外。

教育包含分数,但教育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恰恰就是这些东西,才是陪伴孩子未来一生的宝贵财富。这些分数之外的功夫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应该体现在分数之外的文化上。文化是最好的教育。让校园成为文化的校园,让校园具有文化的芬芳,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墙一壁、一楼一道,都具有文化的气息,让孩子置身其中,受其熏陶浸润,感染影响,潜移默化,让孩子成为他应有的样子,彰显出他应有的精气神。孩子一旦被打上文化的生命底色,即或一时分数考得不高,他都会有着不一样的气质,不一样的格局,都会有着“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哪怕是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有着文化的自信。

应该体现在分数之外的阅读上。阅读对孩子的影响与改变是巨大的。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他的成绩以及其他的惯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我们应该营造书香校园,开放图书馆室,让书籍主动进入孩子视线,撞入孩子学生活,鼓励孩子多读课本以外的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惯,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命状态、一种学方式。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你不要担心他获得不了满意的分数,也不要担心他会不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应该体现在分数之外的活动上。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没有个化的教育,也没有孩子个化的成长。创设更多的适合孩子们参加的社团组织,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个、兴趣选择参加,既能够激活他们的天赋特长,又能够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信的理由,让每一个孩子抬得起头,更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爱上学校、爱上学。作为教育者,我们由此见到的不再是整个森林,而是对每一棵树的成长都能够了解,能够让每一棵树都有它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也能够让每一棵树都能获得相应的阳光和雨露。

应该体现在分数之外的课程上。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它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课程即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既然是“不同轨道”,就应该力求课程的丰富、多样、可选择,给每个孩子以不同的“跑道”,适应和满足不同孩子的成长方式。然而我们使用的课程却是标准化、格式化的,如果用这样的课程去要求所有的孩子去适应,就算是课程没有一点瑕疵,再完美不过,也很难被每一个孩子接受和认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充分整合学科课程,研发特色课程,拓展固有课程,为每一个孩子开辟学的“跑道”,让每个孩子拥有应对人生、挑战人生的“赛道”。

应该体现在分数之外的成长上。成长比成功重要。教育不是让孩子仅有一纸分数,分数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怎样助力孩子的成长,怎样助力孩子生命花朵的绽放、生命活力的迸发、生命样态的多姿多彩。首先,坚持育分先育人,成才先成人,让孩子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完善。教育的功夫就应该充分挖掘道德教育的可能,以达成对孩子德育日常化的必要。其次,要激发孩子内生力,呵护孩子的想象,保护孩子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让孩子对学、对周遭、对美好的事物,始终保持一种冲动和热情、一种探索的愿望和想法。再其次,要注重生命教育,教会孩子热爱生命,懂得珍惜生命。一个人只有对生命热爱和珍惜,才有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同时,还要涵养孩子“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让孩子具备美好的人,能善待人,心中有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

分数的背后,其实藏着许多看不见的东西,包括同样的分数是怎么获得的,不同的教育方式,或许都会深深地影响这些孩子的终身。而当我们做到“分数在功夫之外”,这样的分数是纯粹的、美好的,我们的教育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纯粹和美好。

(作者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曾任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局长)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