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专业课程如何推动传统文科更新升级

时间:2021-07-26 16:02:49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发端于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推动包含新文科在内的“四新”专业建设。

当前,新文科建设在以下五个方面已达成基本共识:一是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的。二是新文科更加强调专业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功能定位,专业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更加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新文科强调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新技术融入传统文科专业,推动传统文科更新升级。四是强调学生中心思想,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方法。五是新文科强调新的质量标准。

财经类专业和课程按照新文科要求进行改革,是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强化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人才价值观塑造。财经类专业和课程的思政建设既要遵循课程思政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财经学科的独特个。首先,要厘清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系。专业思政是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最终应达成的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培养体系实施,学生学之后最终应建立的核心价值观。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一脉相承,都是为了立德树人这个最终目标。但具体到某门课程的思政建设则要用专业思政来引领,并最终要以专业思政为落脚点。其次,课程思政的目标要契合课程特,尤其要契合课程内容的特点。一门课程的独特决定了它能够实现的学生价值观塑造是相对聚焦的,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如全方位涉及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职业道德等,唯有聚焦在某个方面甚至一个方面中的某个点,才具有科学、可行和深刻。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迫切需要系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和经验,构建经管学科的中国理论和话语体系,打破财经专业课程以西方学术概念、学术话语、学术大师为主导的现状。

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财经人才宏观思维。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国内发展日新月异。新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的世界格局,国家之间合作、竞争、对抗,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新的角色;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新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财经领域的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交叉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财经类高校以经管类学科专业为主导,经管类专业一般都是品牌优势专业,法、文、理、工等学科专业处于辅助地位。新文科背景下,品牌优势专业要围绕国家战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学科专业交叉复合做优做强,培养学生的开阔视野、多学科知识以及国际交流能力;其他学科专业更要找准传统文科专业新的功能定位,依托学校品牌优势学科专业,开展“品牌优势学科+传统文科专业”改造,走特色发展之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

进行专业课程信息化改造,培养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新科技带来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互联网、数据科学技术改变了财经领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形态,财经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迅猛。回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财经专业要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纳入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开展“信息技术+专业”改造,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新焕发专业生命力。在课程改造方面,学校应开设现代信息技术类公共课程,在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的同时实施传统专业课改造,建设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融合类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进行财经活动实务的能力。

秉持“学”为中心,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可以实施双学位、主辅修、微专业,探索跨国、跨校、跨院、跨专业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实现个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开放科研资源,组织学科竞赛,构建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教学体系,培养人才创新思维和能力;建设信息化教学台、智慧教室,为课堂革命提供条件保障;开展研究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基于在线课的“翻转”教学,加强生师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培养自主学能力;设计开发虚拟仿真教学项目,解决实践教学的难点、痛点问题,保障学生获得实在的能力训练;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产业学院,强化案例教学、实践训练,在产教合作、反馈、影响、辐射中,保障人才培养的社会契合度。

建立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财经专业课程新文科建设必须建立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如立德树人,专业教学与育人并举,提升专业的社会契合度,培养内容的多学科交叉复合,专业的信息化程度,课程的挑战度、高阶和创新等,这些都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在依据。学校有关部门应有意识地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课程建设投入和质量提升;强化课程认证和评估,提高专业学业挑战度,保障专业整体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改革现有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开发基于学生体验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价问卷,体现课程挑战度、师生互动、主动与合作学等新理念,从而切实建立教学评价—反馈—持续改进机制,保障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系南京审计大学)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