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大类招生培养高校要有备而来没必要跟风

时间:2021-08-19 15:24:3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据媒体报道,“大类招生好,看到大类赶快跑!”这是某问答网站上一则关于高校大类招生的匿名调侃。若是查询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也会看到一些过来人的“提醒”——小心,高校大类招生“有诈”。

许多人对大类招生有误解,很大程度上出于对高校招生改革缺乏足够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抑或因个别高校不够成功的改革案例而以偏概全,得出不够科学严谨的结论。实际上,大类招生在我国早有探索,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1997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将专业整合成大类招生的尝试:商学院下属的多个专业被合并成为“管理科学类”招生。2001年,北京大学启动了“元培计划”,先做通识教育,再做专业学。2003年,武汉大学、宁波大学试行按大类招生。之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陆续推进。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首次按大类招生。

实施至今,大类招生已发展出多种形式。有些学校是跨学院的专业组合,有的则是以某某学院、某某班的形式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即学生进校一到两年内,统一进行基础课学,到大三、大四时再被分流到不同专业,学具体专业课程。从现实来看,大类招生避免了填报志愿时的盲目,弥补了一些学子因高考差几分上不了心仪专业的遗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改变了按专业招生所存在的专业划分过细、过于侧重专业技能而综合能力不足的问题。一言以蔽之,相比窄口径的专业招生,大类招生更侧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筑牢学生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基础,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高校输出更多可塑强、具备终身学能力且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复合型人才。总体上,大类招生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而之所以被误读或引来不少非议,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不同高校不一样的认识和准备工作。有的高校运筹多年,在师资培训、课程设计以及观念认知上做了充分准备,因此大类招生与学生培养工作有按部就班、水到渠成之感。也有个别高校随大流跟风,准备不足即仓促进行,使得师生都难以适应,专业分流时产生不少问题,由此给公众留下大类招生“有诈”“不靠谱”的印象。

尽管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本科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高校都要按大类进行招生培养。正如有专家所言,大类招生与学校的办学定位息息相关,大类招生其实更适合通识教育类高校,而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高校,由于培养的多是市场需要、毕业即可就业的专门人才,因此并不一定适合大类招生,没必要跟风。如果强行推进,反而容易引起社会诟病。

按大类培养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涉到专业的重新设置、优化,课程的调整、改革,师资力量的建设和评价改革的跟进等,属于学校整体层面的办学改革,也是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体现。因此,要想深入推进与大类招生配套的培养管理改革,真正发挥大类招生的优势,要在做好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好与之配套的师资培养、制度改革,并优化专业台课程建设,同时有必要对学生予以积极引导,使其及早开启职业生涯规划,发现自身优势,既要多阅读、多积累,打好学业基础,在研究上发力,也要尽早确定未来的研究领域,从容做好之后的选择。

(作者系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