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青春逐梦未来 构建“三修”课程体系探索特色创新发展

时间:2021-08-26 15:23: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蒲家中学校承“五高”先烈精神,铸“热血”时代丰碑,形成了“厚德、博爱、砺学、勤俭”的校训。学校坐落于魏蒲产业新城——蒲家镇,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地理位置并不佳,但是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环境优美,园内曲径通幽,清新宁静,是一个学的绝佳地方。

十年磨一剑

砺得梅花香

自2010年以来,学校在“运动舞蹈”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并于2014年建立“运动舞蹈”梯队。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的“运动舞蹈”队连续5年获得“达州市中小学生运动舞蹈比赛中学组一等奖”;2019年更是从区级比赛一路过关斩将直至全国总决赛,成功荣获“特等奖”。如今,“运动舞蹈”已然成为蒲家中学校特色发展的一大亮点,2020年,学校成功申报立项达州市普教科研课题:农村中学“运动舞蹈”特色课程开发与校本实践研究。

构建“三修”课程体系

探索特色创新发展

2018年,学校提出构建农村中学“三修”“运动舞蹈”课程体系。所谓“三修”即是按照学要求的不同,分为通识必修课程、兴趣选修课程和专业精修课程。“三修”“运动舞蹈”在课程体系上具有诸多创新与发展,学校总结提炼了学、练、演、赛四步教学法。

“学”——以每周两节校本课程并结合各班体育课为依托进行课程教学。第一学期以基础形体训练以及地面姿态训练为主,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第二学期以腿部把杆的训练和动作节奏训练为主,结合有氧舞蹈的学,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熟练掌握动作的能力。第三学期以“运动舞蹈”成套动作的学为主(套路风格为啦啦操、有氧健身操、民族健身操),逐渐让学生掌握“运动舞蹈”的技术特点和理论知识,学会成套动作的创编过程。第四学期以风格项目的学为主,学会并尝试自己创编一套成套动作。在这个学期的学过程中,以小团队为主进行练、创编,并以此为展示形式(测试),给学生树立自我展示台。

“练”——以各班“领头雁”学生和班干部组织带动普通学生的日常练。以训练学生基本技能为主,同时锻炼学生的自我创编能力,如编队形、动作造型的创作等。“运动舞蹈”训练的方式由各班分组到个人进行训练,每学期有新的教学任务,每组的组长负责进行编排与训练。每学期都会对学生的体能、柔韧、身体协调、反应能力等进行有强度的训练。学期中,各班邀请优秀学生进行课堂内外比赛,优秀学生回到自己的班级分享心得,有效激发学生的学激情,使学氛围达到高点。学期末,学校安排集体的公开展示,各班展示一曲不同舞种风格的成品,面向全校师生及家长进行展示训练。

“演”——在学校艺术节、元旦晚会、迎新晚会、运动会开幕式等活动中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对自我的信心,同时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将表演作为教学和学成果的一种评价方式,每个班的期末考试都以表演的形式来进行检验,可以分组进行表演考试,评价内容包括动作的整齐划一、服装的搭配、轻器械的统一等。

“赛”——带领学生参加区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别的中小学生“运动舞蹈”比赛,逐层递进,可以为表现优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机会与台,以此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与健康运动中来,真正促成素质教育的发生。

“三修”“运动舞蹈”课程体系的构建始终秉持着文化育人,增强文化自信和课程育人,构建“运动舞蹈”课程体系的创新特色,目标的构建、内容的选择、方法的实施、评价和保障机制的创建无不体现出深厚的红色文化理念,提升学生对巴渠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辛勤耕耘显成效

砥砺奋进育人才

经过10余年“运动舞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运动舞蹈”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产生了广泛深刻的积极影响。

一是有效促进了学生个的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学生在运动氛围中调节精神、愉悦身心,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团队精神,使学生在学之余得到了放松和美的享受。

二是提高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水。“运动舞蹈”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特别是体育教师,赋予体育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利,同时肩负一定的责任,提升了学校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是彰显了学校“运动舞蹈”特色。通过“三修”“运动舞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将学校关于“运动舞蹈”方面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固化下来,形成可持续、可推广且操作强的课程体系,为学校将来取得“运动舞蹈”更好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以“运动舞蹈”成绩提升为目的,以课程体系建构为基础,共同构成了学校“运动舞蹈”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彰显了学校的“运动舞蹈”特色。

如今,“运动舞蹈”已成为学校灵魂之所在。蒲家中学校正以舞蹈之美、体育之刚健引领着学生成长为有美的心灵、美的言行、美的体态的时代新人!(杜恒璋)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