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送来“高精尖” 素质发展同行人

时间:2021-11-15 14:58:58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在常州大学机械学院的实验室里,一群常州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屏气凝神地看着由3D打印机制作的机器外壳,与设计好的电路板、蜂鸣器组装在了一起。红灯亮提示肉类食品即将过期,绿灯亮提示蔬菜即将过期,黄灯亮提示奶制品即将过期,同时蜂鸣器发出了警报……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头脑风暴中构想的“冰箱食物安全警报器”变成了现实。

小智囊团背后的“高精尖”力量

在看到一家人吃了冰箱里过期食品而中毒的新闻后,常大附小三年级(3)班的同学在教师带领下,成立了“冰箱食品安全研究小组”。从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和采访,到细菌检测、数据分析,再到提出“食物安全警报器”的创想,小小智囊团的背后离不开一股“高精尖”力量的支持——

在常大附小,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或者做着科学实验的,可能不是教师,而是常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而在常州大学,经常能看到系着红领巾、背着书包的小学生,穿梭在大学校园里的博物馆、实验室、足球场等各个地方。

在得知附小学生要做“警报器”的想法后,常大机械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晨利用专业优势,带领孩子们设计草图、编程和制作电路板。常大人事处副处长刘麟和常大机械学院教授强浩则在3D打印室用高分子材料为孩子们展示3D打印的魅力。

团队小成员潘科宇说:“当看到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的瞬间,我们都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实现孩子们稚嫩而珍贵的创意,让科学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我觉得很有成就感!”陈晨说。

大手牵小手,素质发展同行人

常大附小的前身是一所村小,年来随着常州城市化进程,几度易名和改扩建,但基础仍然较为薄弱,无论是办学硬件,还是师资和生源质量,都存在一定局限。自2017年与常州大学合作办学以来,常大附小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常大则给予了充分的资源和台支持。短短4年间,常大附小从当地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成长为家长眼中的优质学校。

常大附小的孩子们先后走进常大非遗馆了解常州地方传统文化的渊源,来到常大机械学院机器人工坊围观机器人制作过程……走进大学的小学生们,视野不断开拓,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

篮球、飞盘、服装设计、编程等常大社团资源经过筛选和改造,成了常大附小学生素养发展的有效助力。

“常州大学为常大附小提供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丰富多彩的课程体验。同时,附小为大学提供了教学观摩和实基地、教育科研和教育实验的场所,大学和附小之间实现了互利共赢良循环。”常州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张红波说。“大手拉小手”,大学生成为小学生素养发展的引路人。

课程衔接,与大学的融合通道

在张红波看来,光靠大学的品牌效应提振学校精神还不够,需要充分利用大学的人才和课程资源优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

张红波介绍,常大附小戏剧、创客教育、项目学、职业体验等创新课程的开设,均依托了常大丰富的资源与科研优势。“附小在课程设置方面尽可能与常大的学科专业相衔接。”

学校将国家课程和地方、校本课程融合统整为六大类:道德与法治、语言与表达、数学与科技、综合与实践、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在此课程框架下,与常州大学的17个院系、课程匹配融合,从单学科、跨学科走向超学科,变“教程”为“学程”,努力使教学从展示信息、聚焦知识,走向研究知识、生成智慧;从关注已知、重复过去,走向畅想未知、面向未来;从被动学、低阶思维,走向主动探究、高阶认知,打造常大附小持续成长的台。

张红波说:“大学为附小打开了一扇窗户,接触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也让孩子们获得生命的绽放。”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