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关于“五一调休”被吐槽 长假为何一定要凑出来方面的知识,小编在此整里出来,给大家作为参考,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五一调休”被吐槽 长假为何一定要凑出来的相关内容。
五一本来是个美好又惬意的假期,为何它频频遭人吐槽,五一本来由之前的三天长假变成了五天,本是该令人高兴的事情,奈何这五天的长假是被“凑”出来的!
“五一调休”被吐槽长假为何一定要凑出来
(资料图)
这次假期连休5天,是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以后休息时间最长的五一假期之一。本来应该是高兴的事儿,怎料却引来一片吐槽,只因这5天当中只有1天是真正意义上的放假,另4天则包含了周末2天和调休2天。很多网友觉得,为了“拼凑”出来一个小长假,却付出了前后两个周末被影响的代价,扰乱了原本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似乎有些得不偿失。
客观地讲,大家的吐槽不无道理,就连央视都发表评论称“不能责怪网友矫情”。然而,若是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审视,我们会发现假期调休这件事虽然不大“讨喜”,但却在情理之中。
先来问个问题:为什么宁愿“拼凑”,也要连休5天假?
答案其实很简单:为了促消费。
自2020年起,除了疫情,我们听到最多的词语大概就是“促消费”了。尤其是在疫情之后恢复经济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都不约而同地将促消费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抓手,比如之前的发放消费券、提供购车补贴,以及最近的加快发展新型消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无不凸显出消费的重要地位。
可喜的是,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很好地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升势头。从一季度统计数据上看,粮油、食品、饮料等必选消费均已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甚至更高,可选消费中的汽车、金银珠宝、通讯器材类也恢复得不错。
不过,商务部领导在介绍当前国内消费形势时,还是指出了问题:“消费恢复还不平衡……民众的消费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不平衡”体现在何处?民众哪些方面的消费需求还未能充分满足?旅游业必定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由于旅游业天生带有出行、聚集、社交等属性,因而整个行业受疫情影响最明显,甚至几近停摆:景区关门、酒店空转、餐馆闭客、航班骤减……很多旅行社都遇到了金币流紧张、服务难度加剧、旅游合同纠纷等难题,2020年的经营预期完全被颠覆。虽说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的背景下,旅游业已呈现出明显的恢复之势,但其进度仍然要落后于其他消费领域。
以今年清明节为例,数据显示,三天假期国内出游人数达到1.02亿,已恢复至疫情之前九成左右的水平,然而国内旅游收入却仅有2019年同期的56%。虽然有周边游、短途游、部分景区减免门票等因素的影响,可旅游消费市场的相对低迷却是不争的事实。
就旅游业本身来说,不仅涉及到餐饮、酒店、交通、景区景点、商超、娱乐设施等诸多领域,还关联到农业、园林、建筑、、保险、通讯、广告等其他配套产业部门,足足贡献了11%的GDP和近8000万个就业岗位,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深远。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旅游消费能够得到提振,势必会带动一系列行业的消费复苏。不过,前提是国人要有足够长的闲暇时间,否则很难付诸于实践。
这便是此次五一假期连休5天的用心良苦之处:要激发出“假日经济效应”,以此带动旅游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提振。
事实上,“假日经济效应”的能量大小,往往与假期时间长短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比如,去年国庆假期前7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18亿人次,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543.3亿元,同比恢复69.9%。很多去了热门旅游城市或景区的人,都能切身体会到人山人海和交通拥堵的面貌。受此影响,酒店、民宿、餐饮、休闲、娱乐等相关领域都实现了可观的增长,这也为全年经济的正增长大大地助了一把力。
除此之外,连休5天也给人们提供了更为充分的选择余地。例如,不少因“就地过年”倡议而未能返乡的人们,完全可以利用此次五一假期回家看看父母,陪陪妻儿,不也是其乐融融的美好景象吗?
可是为什么我们放完长假之后却又要调休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要稳住经济生产,不能松懈。
放眼当下,尽管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各行各业都在稳步有序运行,疫苗接种工作也在按部就班推进,可是我们还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如今海外疫情依然不容乐观,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变异病毒,且日新增病例居高不下,全球新一轮疫情警报已然拉响,而国内不少地区面临境外输入的风险,一旦发现新增病例,势必又要影响当地经济运行。
不仅如此,前期疫情使得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承担了较大压力,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的到位,现阶段正是重整旗鼓、快马加鞭迎头赶上的好时机。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若是在连休5天的基础上还不实行调休方案,那么,很可能就会影响工作的推进节奏与经营的回暖势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企业负担。
为什么我国经济一季度表现如此之好?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恰恰在于,“就地过年”使得人口返乡流动明显减少,停工时间大大缩短,春节过后复工的节奏比往年更快,特别是工业和建筑业,都一改往年用工稳定性较差、产能恢复相对缓慢的态势,有效产能持续维持在高位,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提振和回暖,并带动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业率等多个关键指标的向好。
一言以蔽之,只有稳住生产活动,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基本盘稳定了,失业率才会下降,人们的收入才更有保障,幸福生活才能更有底气。若是工作和收入都受到了影响,纵然能多给几天假期,人们恐怕也很难有足够的闲情雅致去享受。
毕竟,“发展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
不过,说句良心话,中国劳动者的确是太“拼”了,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
这里可以简单算一笔账:如果剔除周末的双休,国人每年的法定休假天数为16天,且不说荷兰、丹麦、瑞典等高福利国家与法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单说在亚洲地区,我国的法定假日也明显低于日本、越南等国家;另外,从工作总时长上看,2018年中国人均全年工作时长达2100个小时,仅次于墨西哥的2225个小时,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工作时长。值得一提的是,这当中不少大城市的“996”、“5+2”等加班现象已是见怪不怪,即便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如今也是忙碌不堪。
至此,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我们工作那么“拼”,为什么不能多放几天假呢?
原因在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还不足以支撑过长时间的休假,虽然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但不同行业、区域间的发展步伐并不一致。且要是论人均GDP,我国在世界上位居70名上下,同发达国家和高福利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而这些国家的居民,几乎都曾有过工作量大、上班繁忙的经历。可以说,高度发达的经济才是人们实现长时间休假的前提保障,正应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老话。
不过客观地说,一个国家真正意义上的强大,绝不仅仅体现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物质财富上,国人精神层面的愉悦与升华同样不可或缺,而这在相当程度上,是需要足够的闲暇时光来加持。从这个角度看,延长休假的确是有必要的。从经济层面考虑,这除了能促进消费之外,还可以让人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学习新技能、反思经验教训,进而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并带动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事实上,如果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国人的假期其实已经在持续延长了。最具代表性的例证便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周末休假制度从过去的1天、1.5天调整到如今2天休假,一些地区还在探索2.5天休假制度。与此同时,我国还在致力于完善带薪休假。此次央视发表的评论中又再次提到:“关键之策在于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给人们更多出行的自由和空间,使旅游、休假更加自主和均衡”,这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不妨多点耐心,再多点信心。
五一出行后要隔离吗
一般不用隔离,但是建议自我观察14天。高危地区所在城市:高危地区所在城市的返回人员应在7天内持有新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实行“四个一”健康管理,即下发健康通知、开展健康查询、查健康码,进行核酸测试。其中,来自高危区所在县(区)或当地政府宣布全区封闭管理的返回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和健康观察,第一天、第七天、第十四天自费进行核酸检测。中等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中等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返回人员必须在7日内持新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实行“四个一”健康管理,即发布健康通告、开展健康查询、查健康码,进行核酸测试。其中,中危区县(区)人员返回后12小时内向村委会和单位(或宾馆)报告,实行14天家庭健康监护,并于1日、14日进行核酸检测。如无家庭条件,实行14天集中隔离卫生观察。其他低风险区域:低风险返回人员,持健康码绿色码,体温正常,原则上无需隔离。建议提前咨询您所在的村庄、社区和酒店,以便您有足够的时间提前准备。
五一出行隔离政策
1、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在公共场所活动时)、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扎堆、不参加大型聚会;提倡餐馆、旅途及家庭用餐使用公筷,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2、严密关注疫情动态,如无必须,不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3、及时了解出游地疫情防控政策,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按要求出示“健康码”“行程码”,配合体温测量、接受实名登记;遵守景区、场馆预约购票、人员限流等疫情防控措施,室内景区及场馆内尽量佩戴口罩。
4、假日期间不要组织、不要参与大规模的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减少人员聚集。
5、14天内有到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有跟新冠肺炎病例活动轨迹重叠的来桂返桂人员,要主动到当地社区进行申报,并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所有防控措施。
6、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并配合医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就医过程戴好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符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条件的居民及早进行预约,并根据当地的接种计划有序接种疫苗。
五一出行需要做核酸检测吗
如果是从低风险地区到低风险地区,一般是不需要核酸检测的,如果是从中高风险地区或境外出行,不仅需要核酸检测,还可能需要隔离。根据相关防疫规定,如果是低危地区人员,五一出行一般不需要核酸检测。健康代码处于绿色代码状态,温度可以正常。但如果是来自中高危地区,一般需要隔离14天并进行核酸检测。五一期间,要分高峰出行和网上消费,优化安排放假返校时间,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格控制交通流量,提高人员通行效率,严格遵守各类公共场所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如会议活动、景区等。
头条 23-02-24
头条 23-02-24
头条 23-02-24
头条 23-02-24
头条 23-02-24
头条 23-02-24
头条 23-02-24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3
头条 23-02-22